(资料图片)
楼市复苏“不给力”,水泥和玻璃出现大降价,寒意最终还是扩散了。
时间过得真快,转眼间上半年就要走完了,但是对于普通人而言,或许这半年会很难,找工作、稳收入、买房、买车这4样,没有一样不难,对于楼市而言,更难,1-4月份,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没有明显见长,反而销售额逆势回弹,这可不是值得高兴的信号,意味着房价低的城市房子并不好卖,但是房价的城市库存面积确实最多的,你说这样的情况,能不难吗?土地出让收入是地方城市主要收入来源,房子不好卖了,工资、公共支出这些钱又应该从哪里来呢?
我们常说楼市是市场的蓄水池,房价再贵终究是资产,房租再便宜也只是消费,然而从二手房市场行情来看,挂牌量大幅提升,成交量却骤减,貌似楼市这个蓄水池只管进不管出,想要在经济困难时卖一套房才发现,原来已经没有人愿意接手了,楼市的含义,在新房和二手房中同时出现,对于国家整体经济而言,新房才是救助对象,新房去库存才能从根源上解决楼市复苏问题,到目前为止,楼市复苏仍旧不给力,甚至房地产上下游的水泥和玻璃出现大降价,不禁感慨,寒意最终还是扩散了。
根据全国水泥价格指数显示,5月份以来,水泥价格环比和同比下跌4.3%、19.3%,玻璃期货价格在5月份环比和同比下跌4.6%、7.9%,要知道水泥是房地产前端需求,而玻璃是房地产的后端需求,《财报》统计中,水泥行业在2022年一季度中,有30%的上市水泥企业亏损,而到2023年一季度,上市水泥企业亏损占比增加到47.6%,当然,水泥亏损也可能会跟天气(阴雨天气增多)有关,也有可能与成产水泥成本上涨有关(比如煤炭),但是最重要的原因,还是在于需求端的需求减少,也就是房地产对水泥的需求量降低,4月份房屋新开工面积足足下滑21.2%,3月份下滑19.2%,如此之大的需求下滑,水泥价格大降价也就不足为奇了。
相比水泥价格大幅下降,玻璃的跌幅相对较小,同样都是在下跌,对玻璃的需求没有骤减呢?前面我们说到,玻璃是房地产行业后端需求,房子主体竣工之后才会对玻璃有需求,从去年以来,国家明确地方要落实主体责任,做好保交楼工作,不少烂尾楼在2023年被盘活进入交房阶段,更为明显的是,房地产开发投资、施工面积、房屋新开工面积均在下降,但是竣工面积却反向增长,1-4月份全国商品房竣工面积同比增长18.8%,其中4月份竣工面积就增长41.8%,所以竣工面积短期出现增长,维持了玻璃价格不至于暴跌。
不仅仅是水泥、玻璃行业,与房地产想关联的有上百个行业,这些行业都因房地产而生,绑在一条绳的蚂蚱,一荣俱荣,一损俱损,如果房地产寒意长期低迷下去,大降价的或许就不只是水泥和玻璃行业了,为什么房地产如此低迷呢?
经济低迷是诱因,别看GDP增速在全球数据上位列前茅,实际上失业率并没有恢复到疫情之前水平,材料需求下滑,企业生产量降低,用工需求下降,导致失业率依然维持在5%以上水平,这也是国家时常提到的扩内需、稳经济,以前人们买了一套房,还会竭尽所能的买二套房买商铺,买代步车之后还会想着买更好的车,现如今这种欲望降低不少,相比消费,人们更倾向于储蓄,说白了,人们的消费观念改变了,从追随透支消费慢慢的又回到传统消费观,有多大能力办多大事。
政策力度不大是经济复苏不给力的关键,就拿房地产来说,国家多次明确表示要支持刚需和改善性住房需求,但是并没有对刚需和改善一视同仁,比如改善性住房需求(二套房)首付比例仍高于一套房,房贷利率也高于首套房利率,对于银行而言,同样是买房贷款,二套房成本依旧高于首套房,这样的政策在内行人士看来并不公平合理,所以经济学家马光远在最近提出建议,希望能降低二套房首付比例和房贷利率,对刚需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一视同仁。
总体而言,房地产对经济复苏的影响尤为关键,如果政策上还没有大动作,那么做好楼市寒意扩散准备,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现实。